笃行至善丨垃圾分类科普馆探秘,道扬人实践环保理念
7月8日下午,书院组织同学们乘车前往科普教育馆进行参访学习。同学们热情高涨,认真听取讲解员详细的介绍。科普馆有三个展厅,分别为世界厅、中国厅、深圳厅。
在世界厅中,讲解员为同学们介绍了若干国家先进、成熟的垃圾分类机制。在中国厅中,讲解员将中国垃圾分类局部试点及全面实施的历程向同学们做了详细介绍。
在深圳厅中,深圳市应对垃圾问题的重大举措让同学们内心钦佩,举措有三:其一,加强对可回收物的末端处理与循环使用,实现“回炉重造”,进而“变废为宝”;其二,提倡“源头减量”,在教育层面加强实践教育与科普宣传;其三,让垃圾分类的意识深入人心,让垃圾分类走入千家万户。
经过本次参访学习,同学们收获颇丰。见证了我们生活的社区是如何践行垃圾分类这一项约定的。在经历一系列不断探索与大胆尝试后,深圳市已然呈现给我们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宜人的家园面貌。
WilLinger在行动
回到书院,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为书院的环保工作尽一份微薄之力,走楼穿廊,利用所学的垃圾分类知识,对所捡拾的废旧物进行有序分类。
活动感言
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垃圾分类对以前的我来说其实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汇,而这次活动则刚好弥补了我这方面知识的缺失。这次活动两天的内容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在第一天中,我们系统性地学习了垃圾的具体分类并通过游戏对知识进行了巩固。而第二天,我们则乘车前往了深圳市垃圾分类的一处宣传中心,从更宏观的角度学习了垃圾分类对于深圳乃至全国的好处。通过此次活动,我不仅深刻意识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更掌握了相关知识,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会更好地响应国家关于垃圾分类的政策。
——杜宇阳
通过本次活动,能够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的科学普及推广工作,提升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倡导绿色、文明、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途径。如果大家能够科学合理地对垃圾进行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运输,就能够大大地减少垃圾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变废为宝,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本活动通过宣讲、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我们从环境卫生、文明生活的角度,有效地进行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鼓励大家坚持做好垃圾分类,从而带动引导身边的每一位家人、朋友,为建设环保生态社区贡献力量,为建设美好家园打下坚实基础。
——林朗祺
垃圾究竟应该如何分类?我们应该如何把3R原则践行于生活之中?这次道扬书院组织的“争当Ling客 让资源link起来”活动给了我答案。垃圾可以分为四个大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只要分类到位,那些可回收物可以变为其他模样再回到我们的生活中,厨余垃圾可以变成堆肥,滋养我们餐桌上的美食。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还参观了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从世界、中国、深圳三个维度看到了人们为了保护环境对垃圾分类做出的努力。在此之前我并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但在参加了这次活动之后,我觉得试着开始对垃圾进行分类,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王惠颖
教育馆不仅仅是一个展示空间,更是一个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垃圾的教育中心。在参观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让我意识到垃圾分类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育馆分为世界馆、中国馆、深圳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垃圾,它们的处理方式以及再利用的可能性,我明白了垃圾分类对于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的作用。这个过程让我意识到,垃圾不仅仅是需要处理的废弃物,它们还蕴含着可再生和再利用的价值。教育馆展示了深圳市在垃圾分类方面的成就和努力。通过展示各类垃圾处理设施和示范小区,我看到了深圳市政府和居民共同努力的成果。这让我深信,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才能够实现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为创建更美好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蔡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