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散步 | 道扬第三届艺术文化周 I AM 精彩回顾
自我是细流,是火光,是苇草,是万象万物,
我们以艺术赋予自我有形,捕捉刹那自我,
使其能触碰,能亲抚。
道扬书院第三届艺术文化周以“I AM”为题,
开启一段跨越七天的艺术灵魂之旅。
这一周的活动,我们以艺术表达自我,抒发自我。不仅使我们五彩绚烂的自我得以展现,更是传递着这样的讯息:让我们一起,大胆地,自由地展现多元化的自我。
我是谁?答案或许不在终点,你追寻的、绵延的过程,“我”潮汐般向你涌来。
PART 01
I AM 艺术周开幕式


道扬书院第三届艺术文化周活动于3月28日晚上顺利开幕。当晚不仅有吸引眼球、突显个性的歌舞表演,更有别出心裁的MBTI和旧衣改造走秀。演员们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作品,在设计精巧的舞台上尽情得展现自我。观众们的欢呼喝彩和每份支持都化作心灵共鸣的音符,共同谱写出关于“我”的春日交响曲。
PART 02
I AM 主题艺术展


"IAM"主题展像座时光画廊,带我们穿梭三重时空:
在"I WAS"展区,泛黄的试卷、童年的零食、空白的奖状,思绪仿佛又把我带到了童年时的那个巷口。
行至"I AM"摄影长廊,每帧影像都是与镜像中的自我对话,在投票墙盒子里投入彩色币选择“我的现在状态”,才发觉原来这么多人在此刻与我同频。
来到"I WILL BE"未来邮局,提笔时裹着期许,把未拆封的期待寄给明年自己。转身邂逅"给未来开个方"盲盒墙,抽取的给未来的小锦囊,收藏起来的小卡片仿佛揣着对抗未知的密钥。
在这个展厅里,人们在各类装置前与不同时空的自己相遇,那些光影交织的记忆碎片,此刻都在心幕上显影成“我”的动人故事。
PART 03
白小白老师公开课


在白小白老师独特的中国风爵士舞课堂上,参与者们随着韵律舒展肢体,仿佛挥毫泼墨于无形的宣纸之上——传统戏曲的云手与现代爵士的舞步交织,既勾勒出东方美学的含蓄曲线,又迸发出西方律动的自由张力。
在身体与空间的对话中,每个人都在用肌肉记忆书写独特的身体诗篇,将内心光谱转化为流动的肢体语言,完成一场关于文化融合与自我抒发的双重奏。
PART 04
盐田千春·命运的边缘

我们倾听台北故宫顾问,德国iF设计奖得主薛良凯的亲自解读,体悟艺术家如何用“红线”编织生命、记忆与孤独。
环顾四周,我们可以看到观览者们凝思的身影,如同被击中心灵,获得前所未有的心灵哲思。我们观看,使我们的“自我”同展览共鸣,最终审视我们的灵魂。
PART 05
旧衣SHOW服装设计课
旧衣改造工作坊在导师Jesse Leung指导下,四期课程让闲置衣物焕发新生。学员们大胆裁剪、创新设计,将旧衣化为潮流单品。从测量到缝合,从撞色到解构,每件作品都彰显独特审美。在开幕式秀场上,改造后的旧衣以惊艳姿态亮相,T台成为创意宣言的舞台。这场环保时尚实验,不仅赋予旧衣第二次生命,更点燃了对可持续美学的无限探索。
PART 06
内心的画卷·心理游戏
我们在暮色浪漫的傍晚走进一场艺术之旅,开启一场与潜意识的对话。每个参与者以万物为画笔,以色彩为铁锚,在流动的自我世界摸索出绚烂的航线。在线条和色彩中,参与者们获得心灵的激情和宁静,自由宣泄,恣意抒发。
PART 07
电影之夜
《楚门的世界》《霸王别姬》

我们或多或少被虚假的囚笼囚禁,或为斑驳时代质问。观看这两部电影,每位观影者都在久久不能停的灵魂震撼叩问自己:我们是谁?我们如何面对自我?我们渴望渴望如两个电影的主人公一样,走出虚假,走出表演,拥抱真实,拥抱自我。
PART 08
爱乐之夜

在爱乐社团和楼层导师的带领下,我们在游戏摊位中尽情用音乐表达自我。所有参与者自由自在地借音乐抒发自己的激情,在笑容和惊喜中共度这个快乐的夜晚。
我们从来相信,自我是形态万千的。我们看,我们听,我们唱,我们舞,我们画,我们借艺术使自我涌流,让灵魂震颤,奏响内心最深处的嗡鸣。
道扬书院第三届艺术文化周虽告一段落,但寻找自我的旅程从未结束。这时你一生最终的课题,如太阳高悬头顶,以万丈光芒叩问:“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