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0日晚,月色正好。由道扬书院院长杜子德教授出品,音乐学院院长叶小钢教授担任艺术总监,音乐学院助理教授金卓晟担任统筹,道扬书院古典音乐讲堂第一讲由音乐学院副院长陈永华教授正式开讲。台下座无虚席,近200名师生对古典音乐满怀热情和期待,齐聚一堂,等待着一场知识盛宴。
道扬古典音乐讲堂首课告捷
序章
2023年3月10日晚,月色正好。由道扬书院院长杜子德教授出品,音乐学院院长叶小钢教授担任艺术总监,音乐学院助理教授金卓晟担任统筹,道扬书院古典音乐讲堂第一讲由音乐学院副院长陈永华教授正式开讲。台下座无虚席,近200名师生对古典音乐满怀热情和期待,齐聚一堂,等待着一场知识盛宴。
金卓晟教授作为主持人开场,向大家简介了古典音乐讲堂系列课程,并隆重介绍第一课的主讲人陈永华教授。
院长分享:美育教育,启迪生活
杜院长和同学们分享了古典音乐讲堂开设的初衷。在杜院长看来,“音乐是艺术表达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达形式。”杜院长强调,高等教育涵括对德、智、美的教育,其中的美育尤为重要,正如蔡元培教授所主张的“以美学代替宗教”。杜院长还讲述了自己大学期间专程前往礼堂聆听交响乐的经历,渐渐“听上了瘾”,一听便是四十多年。“音乐的存在让人更加幸福,更加丰满;音乐让我们更加自信,更加雅致地面对生活。”
古典音乐:为什么听,如何听
讲座伊始,陈永华教授亲切地称在座的听众为自己的校友,分享了自己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求学经历。随后,陈教授便开始了对于“为什么要听音乐”的探讨。他认为,音乐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从而建立国际化的交流联系。此外,陈教授提到音乐在人际交往上的作用,“音乐是全世界共同的话题”,能让我们和各国人士连结友谊。对于“如何听古典音乐”,陈教授认为最重要的是,“You don’t just listen, you also watch, read, feel, imagine, and enjoy.”
知识传递:旁征博引,风趣幽默
在讲座中,陈教授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欣赏古典音乐的三大维度:旋律(melody)、和声(harmony)、节奏(rhythm)。
谈及旋律,则不得不提及五线谱的起源。陈教授向我们生动描绘了五线谱由唱诵经文的石板发展至今的变化。接着,陈教授从中世纪的音乐谈起,结合两段视频向我们展示了单声部向多声部发展的过程。
对于和声,陈教授先向大家介绍了“泛音”的概念。陈教授将管弦的运动与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的数学发现相联系,讲解了音列规律的发现和律制的发明。同时他提到了春秋时期《管子》所记载的“三分损益法”,中西这两个独立的文明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发现了属于自然的声音,令陈教授也不禁感叹其为“人类神奇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