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主站
English
  • 关于道扬
    • 书院介绍
      • 书院简介
      • 院长的话
    • 书院文化
    • 组织架构
      • 院务委员会
      • 学术老师
      • 舍监导师
      • 书院办公室
    • 联系我们
  • 道扬学子
    • 学生组织
    • 宿生会
    • 奖学金
  • 全人发展
    • 诗意春秋
    • 华夏源流
    • 美学散步
    • 笃行至善
    • 强健体魄
  • 人文关怀
    • 书院盛事
    • 节日关怀
    • 良师益友
    • 书院环境
      • 户外空间
      • 功能房
      • 宿舍公共空间
  • 光影道扬
    • 书院刊物
    • 书院视频
    • 海报集锦
    • 精选照片
    • 周边文创
  • 关于道扬
    • 书院介绍
      • 书院简介
      • 院长的话
    • 书院文化
    • 组织架构
      • 院务委员会
      • 学术老师
      • 舍监导师
      • 书院办公室
    • 联系我们
  • 道扬学子
    • 学生组织
    • 宿生会
    • 奖学金
  • 全人发展
    • 诗意春秋
    • 华夏源流
    • 美学散步
    • 笃行至善
    • 强健体魄
  • 人文关怀
    • 书院盛事
    • 节日关怀
    • 良师益友
    • 书院环境
      • 户外空间
      • 功能房
      • 宿舍公共空间
  • 光影道扬
    • 书院刊物
    • 书院视频
    • 海报集锦
    • 精选照片
    • 周边文创
返回主站
English

面包屑

  • 首页
  • 活动预告
  • 道扬古典音乐讲堂第十讲

道扬古典音乐讲堂第十讲

2023-05-11 活动预告

历时两个多月,道扬古典音乐讲堂系列课程即将落幕,过去的课堂精彩纷呈,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现在仅余最后一讲,我们诚邀师生们来共同聆听,感受最后一讲的完美落幕!

这一讲我们来到二十世纪的音乐。二十世纪是音乐多元风格并存的时期,而二十世纪的音乐也有着作为新潮音乐的无限的生命力,它不是对调性音乐的否定和取代,而是对调性音乐的一种补充和扩展,是对新音乐语言的探索。对这些音乐我们不能用传统概念来解释,只有逐步感受、认识它。西方音乐历史作为可听可感的知识,于二十世纪有怎样的不同,二十世纪音乐又与二十世纪之前的音乐有着怎样的联系?让我们在课上一起探索!

这一讲我们将邀请音乐学院助理教授潘行紫旻带我们走进二十世纪的音乐,体会其中的魅力。本次课将于5月11日(周四),在TB104开讲。

潘行紫旻,犹他大学作曲博士,曾任犹他大学作曲家协会主席,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助理教授。

潘行紫旻的作品演出于美国、加拿大、德国、奥地利、挪威、瑞典、法国、意大利、希腊、马耳他、南非、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克罗地亚、斯洛伐克、波兰、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中国等地的著名音乐厅,包括挪威国家歌剧院、芝加哥文化中心、维也纳金色大厅、新加坡杨秀桃音乐厅、中国国家大剧院、中国台北国家两厅院等。所获得的作曲比赛奖项来自国际合唱联盟国际作曲比赛、“美国奖”音乐比赛、美国RED NOTE作曲比赛、美国长笛新音乐基金会国际作曲比赛和中国-东盟音乐周作曲比赛等。

作为近年来一名活跃的青年合唱音乐作曲家,潘行紫旻的合唱作品重视对意境和氛围的营造,以及对人的各种细腻情绪体验的传达。他合作过的合唱团包括悉尼室内合唱团、多伦多大学女声合唱团、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室内合唱团、北卡罗莱纳大学合唱团、格但斯克大学合唱团、香港中文大学合唱团(中国)和台大合唱团(中国)等。其代表作品《诗I》、《花的诉说》和《云中》等在国际和中国合唱界获得了广泛好评,并被复旦大学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和德国Schott Music出版。

合唱音乐创作之外,潘行紫旻的器乐作品 《怪谈》因对新音色的成功挖掘和对现代记谱法的贡献,获得了欧美音乐界的广泛关注,并被奥地利格拉茨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图书馆收录。

二十世纪艺术与社会之间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密切关系,音乐呈多元发展之势,风格流派错综复杂。希望大家能够走进二十世纪音乐的殿堂,感受二十世纪音乐的魅力!道扬书院古典音乐讲堂的最后一讲,欢迎大家前来聆听!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 电话:0755-23515825 邮箱:ling@cuhk.edu.cn 地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上园
友情链接
  • 图书馆 教务处 学术交流处
探索更多
  • 大学新闻 校园故事
大学官网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版权所有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道扬书院